從播下一粒種子,到夏收時節變成沉甸甸的麥穗,要經歷發芽、出苗、分蘗、越冬、返青、拔節、孕穗、抽穗、開花、灌漿、成熟等生命歷程,最后才變成我們日常接觸到的面粉、面包。小麥是人類馴化出的糧食作物,小麥的奇妙旅程深深地烙上農民的汗水與智慧。
第一站:播種
“種是金,地是銀”這句農諺說的就是糧食要高產,種子是第一關。上世紀末,我國國產普通麥嚴重過剩,而面粉企業卻要大量進口優質麥。意識到賣難背后的種子因素,我國種子創新步入快車道。如今農業科研單位、基層農業科研單位、農民育種家三大育種群體不懈努力,國內“超級麥”種子技術走入世界前列。
一組數據形象地說明這個變化:1949年以來的60多年里,小麥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的河南每穗麥平均多結了10粒籽,每粒麥增重了10毫克,每畝地多種了10株,每株麥變矮了30厘米,這也決定了單產由歷史最低的30公斤增加到了390多公斤。這中間,種子起著基礎性的作用。
第二站:施肥
“深耕加一寸,頂上一茬糞。”農耕時代,深耕是件費力的事兒。然而現在,隨著旋耕機等農機推廣普及,如今深松耕技術與深施肥技術結合,利于作物根系深扎,肥力持久。中央財政安排資金支持各地加快測土配方,支持農民精準施肥。
與此同時,農民也開始重視綠色環保、可持續理念。越來越多的農民給麥田施肥時,通過增加生物技術的肥料促進劑,達到節省肥料的同時,可有效平衡土壤酸堿值,避免長期施用化肥所造成的土壤板結、肥力下降等問題。
第三站:澆水
農諺云:有收無收在于水,收多收少在于肥。可見水在小麥奇妙生長旅程中的基礎性作用。現如今澆水農民開始重冬前輕春夏。冬前澆兩遍水,力保多分蘗,三月里只澆一遍孕穗水,讓小麥肚子鼓鼓的,俗稱“胎里富”。
過去春耕,一家人開著拖拉機,拉著俗稱“小白龍”的灌溉水帶,轟隆隆抽水澆地、人吵車鳴的場面再難看到。如今一臺噴灌機澆水寬度覆蓋十幾米,自動灌溉讓“農忙”變“農閑”。
第四站:打藥
“三分種,七分管,十分收成才保險。”病蟲害最容易給小麥灌漿、增粒重構成直接威脅。土地規模化經營發展帶動了農業生產機械化,植保機、自走式噴桿噴霧機進入尋常百姓家,代替大量人力。春耕時節看打藥,不見農民田里忙,空曠的麥田里,只有機器轟轟作響。
第五站:收割
“九成熟,十成收,十成熟,一成丟。”小麥的收割時機很重要。過去農民用耕牛碾場、揚場、曬糧,穴糧、儲糧,整個收麥要持續近20天。如今熱火朝天的收割場面不見了。麥田變得略微有些“冷清”,有的只是收割機和拉糧車來往穿梭。大聯合收割一臺機器就頂當年上百個勞動力,農民當“甩手掌柜”,小麥“顆粒歸倉”。
第六站:收購
“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”糧食安全是個大問題。為保護農民利益,防止“谷賤傷農”,國家在小麥價格偏低的時候,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。
第七站:磨面
小麥粒經過精選與加水調溫以后,即可使麩皮、胚乳及麥芽三者分離磨粉。整個過程分為粗磨、清粉及細磨,一粒粒飽滿的小麥就生產出我們常見的面粉。面食中富含大量養分,可以提供給人們所必需的能量。
上一條:小麥種植過程中噴打農藥應該是什么樣的頻率?該什么時候打?
下一條:沒有啦! |
返回列表 |
版權所有:合肥多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
技術支持:云鼎大數據